陕西15岁女生——焦虑,自卑,忧郁
时间:2022-05-19 15:15:12
来源:办公室

河南护航教育研究院心理老师就小王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
1、过分看重考试结果。
把学习目的简单看作是为了考试,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好坏的唯一标准。这样考试就成为她的压力,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,导致她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担忧,这种对考试结果的担忧,很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。
2、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。
家长以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为有面子,学校过分强调应试教育,“学习不好就会找不到工作”,“怎么对得起关心和教育你的父母”等类训斥,加重了学生内心负担。一次考试失败,就会觉得特别对不起父母和老师,也觉得难以见人,这样越想痛苦,产生考试焦虑感。
3、周围同学关系影响。
自己一心想着学习,忽视了与同伴交流,在周围同学眼中,她是个“重点生”,玩的时候也不去找她。生活中较为“孤独”,成绩一旦不好,就觉得无法面对同学。一想这些,心中自然产生焦虑。
4、应挫意识与应挫能力不强。
进入初三,课程增多,学习任务加重,知识难度也在增大,她对初三学习困难估计和认识不足,遇到考试失利就手忙脚乱,不知如何应对,这使她在有了考试焦虑后无所适从。
根据以上分析,为她制订了心理辅导方案。
(一)帮助她正确认识考试焦虑、考试目的、他人评价
1、全面认识考试焦虑。
焦虑程度过轻过重都会使学习效率下降,可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的焦虑程度应是中等的。当考试焦虑的程度过低或者过高时,都会影响到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。适度的焦虑状态还是有利于学习的。所以,不要怕产生考试焦虑心理,关键是如何对待和调整。
2、要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。
考试只是考查自己过去学习情况,考得好不好并不说明自己的一切。即使反映出一些问题,通过总结经验教训、弥补缺漏,一次考试挫折也可以成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基石。所以,不必将考试结果看得过于重要,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,看到挫折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,有助于我们以平和的心理去迎接考试,更好地发挥水平。
3、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。
小王过于在乎家人、同学和老师的看法,总是担心他们会因自己成绩下降而看不起自己,心理负担沉重。对于别人评价我们自己也要全面分析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以有利于自己发展为原则,区别对待。
编辑: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