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厌学的成因及应对措施
时间:2022-08-31 10:18:00
来源:办公室

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障碍,其中厌学是最普遍也是危险性最高的一种。学生可能因为这种心理的出现,而消极的对待学习,不积极听课,不完成作业等等。长时间如此,青少年不仅会对学习丧失兴趣,严重的甚至旷课,逃学。而造成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原因,可概括为以下几点:
1、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,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,将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。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,属于青少年学生的自由空间少,导致孩子不善于沟通,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,造成性格内向,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。
2、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,容易出现强迫心理。如不由自主地去想、去做某些事,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去想,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,想摆脱也摆脱不了,非常苦恼,使注意力无法集中。有时候,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无主见,就像被思维控制一样,迷茫糊涂,而这种强迫心理,是不会贴附在学习上的。
3、抑郁心理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。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,是抑郁心理的第一个高峰,很多孩子都有消极、轻生的念头。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与前途感到悲观、绝望,有自卑心理。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。导致本就不善于沟通的孩子,心理矛盾到极点,抑郁而轻生,更别说厌学了。
4、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,不求上进或 学习方法不当,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。
通过上面的介绍,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厌学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,心理上的内外冲突而造成的。而且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厌学心理的出现,对他们生理、心理的健康有着相当大的危害性。所以家长和老师应做好青少年心理的引导工作。

以下是家长对孩子厌学该采取的措施建议:
1.鼓励孩子自我激励。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、自我鞭策,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失败。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。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,经常对自己说激励的话,如“我一定能成功”。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。
2.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。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,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。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,也就不去努力了。家长需要从学习态度、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。
3.指导孩子学习方法。在辅导孩子时,不要代替孩子学习,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。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,比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,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等。
要让孩子从苦学、厌学变为喜学、乐学,需要家长循循善诱,耐心指点。千万不要半途随意对孩子发火。使之功亏一篑!
编辑:办公室
下一篇:什么是厌学症?厌学症的应对方式